執法人生系列七 |
||
警察通訊員——半個警務人員 有很多「九九九」來電者以為接聽他們電話的人是警務人員。事實上,在總區指揮及控制中心處理「九九九」救助電話的人員正是部門職系的文職人員——警察通訊員。隸屬港島總區指揮及控制中心的警察通訊員劉詠之在接受心理服務課和職員關係課訪問時,形容警察通訊員為「半個警務人員」。這不無道理,因為警察通訊員須輪班工作、遵守《程序手冊》和不同的常務訓令,並須受紀律約束。 警察通訊員亦須具備警務人員的部分特質,例如良好的溝通技巧、瞬間作出決定的能力和頭腦靈活。 警察通訊員在市區和新界總區指揮及控制中心,按每天三班制,每班八小時的模式工作,須與在總區指揮及控制中心和前線工作的警務人員保持良好關係。 在總區指揮及控制中心,警察通訊員在「九九九」控制台獨立工作,但在分區控制台則與警務人員一起工作。警察通訊員在接獲「九九九」求助電話後所須遵守的程序是相當複雜的,但詠之把程序撮述為「確保盡快調配警察人手和資源來處理『九九九』求助電話」。她亦提到警察通訊員須經常安撫情緒激動的「九九九」來電者,以便盡快取得正確資料。 警察通訊員每兩個月均會出席「訓練日」,以學習最新的工作程序和知識,亦提供機會給他們促進內部溝通和表達對工作的意見。 新聘的警察通訊員在首年不會被調派到「九九九」控制台,證明警隊對處理「九九九」求助電話的重視。據詠之說,新聘的警察通訊員只會在分區控制台工作一年和完成五天的處理「九九九」求助電話訓練課程後,才會調派往「九九九」控制台。 詠之擔任警察通訊員十年,具備足夠資歷談談工作上的挑戰。雖然她是在前市政總署的上司鼓勵下申請現時的工作,但其實她一向夢想加入警隊,即使不是擔任警務人員。 她說:「我享受警察通訊員的工作,因為能善用在市政總署與市民電話溝通的經驗。我亦享受與警務人員一起工作。」 從詠之的訪問來看,她十分投入工作,有一個時期幾近無法抽離。她回憶說:「當值完畢後,我經常想像下一次會接到甚麼類別的『九九九』求助電話和須處理甚麼類型的事件。」 她極度盡忠職守,而壓力就在不知不覺間慢慢累積,主要因為她未能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當積累的壓力開始對她構成傷害,詠之出現焦慮和抑鬱的徵狀。數年前,她因署任高級警察通訊員而須承擔更大的責任,情緒因而變得十分困擾。她因擔心下一天須處理的工作和如何調配人手與資源,以致經常失眠。最終她因情況十分嚴重而須看醫生和放取病假。
迅速痊癒 幸而她的父親和同事迅速給予她支持。得到他們的支持和鼓勵,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她最終迅速痊癒。這次情緒困擾的經驗讓詠之上了寶貴的一課。她知道無論多熱愛工作,也不能忽略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她繼而使用新的方法以應付壓力。其中一種方法是到健身室做運動,從中她亦結交了很多新的朋友。運動與朋友的支持其後助她重拾信心。她說:「我以前認為應該獨立處理自己的壓力,故我的朋友對我的問題毫不知情。現在,我與朋友更加坦誠相見,而且會隨時向他們傾訴,尋求支持。」 詠之開心地返回工作崗位,每天與紀律和文職同事一起處理各種各樣的事件,而她已可泰然自若地應付工作上的挑戰。
警察臨床心理學家的意見 在整個訪問中,劉詠之的爽朗和風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談及工作,詠之把當中的職責和挑戰如數家珍般陳述出來,我們也深深感受到她對工作的熱愛。正因如此,若不是她自己說出來,我們實在沒法猜到她曾經受焦慮和抑鬱所困擾。當被問及她走出陰霾的故事,她分享了過去數年與焦慮和抑鬱對抗時的一些寶貴經驗:詠之最先領略到的,是家人、朋友和上司支持的重要性。在她工作、生活開始失衡初期,是她的父親最先留意到她情緒的困擾,並促她尋求專業治療。在康復的過程中,朋友和同事也不停支持和鼓勵她。從這次的經驗,她推翻了自己舊有「報喜不報憂」的信念——家人朋友之間除了要分享開心,也可以分擔憂愁。現在的她學懂了在有需要的時候要找適當的朋友傾訴,以舒緩自己情緒。 詠之體驗到運動在改善情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雖然她一直喜歡運動,但過份投入工作時總抽不出時間來。在她遇到情緒問題後,她開始重新投入運動世界;漸漸地她留意到自己心境有明顯的轉變,她變得更自信,而且也認識到一班新的朋友。研究也發現對於受輕度至中度抑鬱情緒困擾的人士而言,運動是其中一個有效改善情緒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詠之了解到凡事也講求平衡與適可而止。加入警隊後,她很喜愛也全情投入工作,甚至到了一個地步令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個人的生活和心靈的需要。根據她自己的描述,那時的她已「將工作放大至生命」,情況就像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當工作出現了問題時,她便感到彷如世界末日。經一事,長一智;她學懂了生活平衡的重要性。現在的她不只擁有工作,還有運動、家人和知心朋友。 最後,詠之認為每個人也要為自己負責任。在遇到困難時,別人如何推動、催促、逼迫自己轉變也只是助力,自己必先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參考資料:Dunn, A.L., et al. (2005). Exercise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Efficacy and dose response.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Elsevier Inc. |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