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公共關係部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以「提防騙子」的縮寫,推出吉祥物「提子」及一系列相關防騙宣傳活動。46歲的警長嘉輝,自「提子」半歲起就成為它的「經理人」,負責籌備各類宣傳活動及推出不同種類紀念品,親歷心血結晶由乏人認識,到今時今日成功「入屋」,更成為警隊歷來最受歡迎的吉祥物。


曾在衝鋒隊及特別職務隊等前線崗位工作的嘉輝,二零零三年加入警隊,二零二一年調任至當時的警察公共關係科。他表示:「反修例事件後,我深感社會對警方存在許多誤解,前線經歷令我明白到只要用心向市民解釋,終有機會打動他們,因此我選擇為宣傳警隊正面形象出一分力。」


剛上任的嘉輝,留意到「提子」在進行學校及社區宣傳活動時,主要以靜態展示,市民往往只與它拍攝一兩張相片便離開,未能充分連繫市民。在管理層支持下,嘉輝首項任務就是設計由真人扮演的「提子」人偶,結合生動旁白及有趣動作,拉近與市民距離。「提子」每次到訪校園等地,嘉輝都會陪伴在側,見到師生們的雀躍反應都會非常感動 。「喜歡『提子』的人跨越不同年紀和背景,因此越來越多市民了解防騙資訊,這正正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嘉輝共創造約40款「提子」紀念品,從文具、生活用品到防騙書籍等,均大受歡迎,經常在宣傳活動中火速派光,「我認為成功的宣傳紀念品,首要是市民用得著,會時常放在身邊,自然能夠帶出防騙的信息;第二,設計必須要善用『提子』圓圓的可愛外型,令市民愛不釋手,以達致更佳的宣傳效果。」在部分紀念品的包裝上更印上防騙視頻或網站的二維碼,務求令宣傳貫通線上線下。


眾多「提子」紀念品不單獲得公眾好評,其中「提子」立體拼圖和「提子」文具套裝,更分別榮獲表揚全球傑出宣傳品的國際年度設計大獎「ASTRID Awards 2023」金獎和銅獎。工作得到多方面肯定,嘉輝特別感謝背後的『軍師』,即他的一對子女,「每次設計文具套裝等,我都會聽取兩位孩子的意見。正正因為文具類型及擺位均由『用家主導』,令紀念品更『入屋』。」


嘉輝去年四月已轉至傳媒聯絡隊工作,雖然不再以陪伴「提子」為核心工作,但今年初他獲邀在「提子親子嘉年華」中再次擔任策劃角色,活動非常成功。他表示,「提子」已是警隊反詐騙工作的王牌,尤其深受兒童歡迎,「我十分認同防騙宣傳應該『從小做、持續做、一齊做』,方能發揮全方位防罪滅罪作用。」


警長嘉輝自「提子」半歲起,就成為它的「經理人」,籌備並推出各類以「提子」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及紀念品。
警長嘉輝自「提子」半歲起,就成為它的「經理人」,籌備並推出各類以「提子」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及紀念品。
嘉輝在公共關係部舉辦的「提子親子嘉年華」中擔任核心策劃工作,活動廣受市民歡迎。
嘉輝在公共關係部舉辦的「提子親子嘉年華」中擔任核心策劃工作,活動廣受市民歡迎。

 

《警聲》編輯委員

公共關係部高級警司(傳媒聯絡及支援) 黃冰冰(主席)
公共關係部署理總督察(傳媒關係) 黃凱儀
港島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黃銘澄
東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李沛賢
西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賴東升
新界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麥嘉寶
新界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黃可謀
水警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李佩嫻
人事部高級督察 曾嘉俊
警察學院署理總督察 陳卓機
刑事總部高級督察 盧海珊
員佐級協會代表 梁譯駿
總務及發展組行政主任 余嘉穎

 

編輯部

編輯: 王嘉慧(2860-6171)
記者: 范泳茵(2860-6172)
鍾龍山(2860-6131)
攝影: 林志軒(2860-6174)
葉兆奇(2860-6175)
傳真: 2200-4310
地址: 香港灣仔軍器廠街一號
警察總部警政大樓十樓
警隊網址: www.police.gov.hk
電郵: sio-offbeat-pr@police.gov.hk
第1258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四年五月三十日(下午六時前)
第1259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三日(下午六時前)


有意投稿的人員請在警察內聯網上《警聲》的頁面參閱投稿須知。


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