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特寫
簡訊
圖片專輯
健康生活
康體消息
福利版
讀者來函
English Version
中文版警聲主頁
警務處主頁
昔日警聲

化險為夷-
人員成功銷毀強力炸藥


海路付運。

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於九月十九至二十一日,在青山靶場銷毀九百八十多公斤威力強大的炸藥,以及兩千多支信管。

該批炸藥和信管為爆炸品處理課過去兩年在多次行動中所檢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布立敦根據法庭命令策劃這次大規模銷毀工作。

布立敦說:「這次行動很吃力而且相當危險,如果沒有得到受過專業訓練的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提供協助,我們不可能完成任務。他們在三天內分四十次處理掉該批炸藥和信管,做得好極了!」

助理處長(行動)張之琛在行動的第二天,前往靶場探望人員。

張之琛說:「人員的盡忠職守和專業精神令我印象深刻。」

「這類行動危險性大、體力要求高,有關人員的表現實在令人讚賞,充份體現了他們曾接受過的艱苦訓練的價值和作用。」

該批炸藥分多次引爆,每次二十五公斤。過程中,人員雖然在三百多公尺外的地方掩護起來,但每次引爆仍然使他們膽顫心驚。

爆炸品處理課人員何耀昌說:「引爆工作是體力和腦力的鉅大挑戰,能夠專業、有效率和安全地完成任務,大家都感到莫大的滿足。」

盧秉善高級督察補充說:「沒錯,現場環境酷熱難當而且很危險,但相對於其他從事案頭工作的人員,我當天卻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另一方面,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十月七日成功引爆一枚在東博寮海峽發掘出來的威力仍然強大的戰時炸彈。

該枚六十乘十五厘米的生炸彈附著於一艘挖泥船的吸嘴上,水警輪其後護送挖泥船前往南丫島對開的停泊處。警務人員隨即疏散挖泥船上的工作人員,並封鎖挖泥船四周兩百公尺的地方。

爆炸品處理課警長譚燧棠向挖泥船工作人員了解操作技巧後,即動手升起挖泥船的吸嘴從而鬆開該枚四十五公斤重的炸彈,由布立敦在下面接住以便引爆。

譚燧棠說:「我們明白在升起挖泥船吸嘴之際,炸彈有可能跌在甲板上而爆炸,因此,我們在炸彈下面鋪上大量柔軟的物料,即使炸彈掉在甲板上,也可減低爆炸的機會。」

「由於該枚炸彈威力仍在,我當時確實有些緊張,但除了我們之外,還能派誰來做這個工作呢?我們在這方面是責無旁貸的。任務得以順利完成,實有賴隊員之間的緊密合作和團隊精神。」

地動山搖 肝膽俱裂

爆炸品處理課警長譚燧棠和黃國輝,以及警員甘志輝,向《警聲》記者細說他們如何完成銷毀近一噸炸藥的艱鉅任務。

黃國輝:由於載有危險物品的車輛不能使用海底隧道,我們需用水警輪將該批炸藥由爆炸品處理課的貨倉運往九龍,在小欖基地將炸藥運上車再送往青山靶場。

不過,青山靶場路途遙遠,其他人員需乘搭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黑鷹」直升機前往該處。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必需像飛機師那樣全神貫注地工作,因此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每天只能讓下屬工作數小時。

為安全計,我們在靶場內挖掘地洞,每次連續引爆埋藏於三個地洞內的共二十五公斤炸藥;大家隨後再填好地洞,預備下一輪引爆。雖然每次只引爆二十五公斤炸藥,但其威力卻造成巨大的洞穴,需要不停填滿才能安全地繼續引爆。大夥兒縱使站在三百公尺外的地方,仍需躲在能夠抵擋碎片的小木屋裡。引爆炸彈的一刻,各人身上每一寸肌膚都感受到那鼓強烈的氣浪。

甘志輝:銷毀行動的第一天熱得要命,第二天卻下起雨來,在那種情況下,大家別無選擇,只能埋頭工作。九百多公斤的炸藥已經夠多了,但除此之外,我們還需銷毀兩千支信管和一百八十公斤魚炮。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譚燧棠:處理那麼大量的炸藥非常罕見,行動不容有失。我們必需仔細檢查所有的東西,將它們包裝好、放置妥當並且反覆檢查。當然,大家都很高興最後一切都能夠『煙消雲散』!

甘志輝:這項工作雖然艱辛,但人員在當中所發揮的團隊精神令人動容。張之琛助理處長在第二天前來探望我們,與大家一起填好地洞和引爆炸藥。此外,我們希望藉此機會感謝水警人員協助搬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