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生系列 |
||
偵緝高級警員黃詠嫻表示,如果同僚準備接受不同種類的工作,以及工作時間不穩定的挑戰,她會毫不猶豫地向他們推薦分區刑事調查隊的工作。
她亦表示,在知識和工作技能方面,分區刑事調查隊的工作可以帶來很多不同程度的挑戰。即將加入分區刑事調查隊的人員應專心投入工作,並且勇於承擔責任和有使命感。 黃詠嫻自一九八五年已在刑事偵緝部工作,至今接近二十年。她樂意與《警聲》讀者分享她工作上的苦與樂。 她在完成刑事偵緝課程後,便在屯門分區刑事調查隊展開她的刑事偵緝之路,出任初級調查人員。其後,她曾獲派駐多個小隊,包括新界北總區情報組,以及屯門和元朗警區的區情報組。 她在離開屯門分區刑事調查隊接近十九年後,最近再度重返該處工作至今。 黃詠嫻在與《警聲》、心理服務課和職員關係課的分享中,談及分區刑事調查隊的主要轉變,以及當中出現的新服務文化。她亦透露過去因經常要照顧因中風而長期患病的丈夫而感到勞累。 她在屯門和元朗區的區情報組工作時,曾有一段長達八年零九個月的時間,要照顧經常出入醫院,並且在家中仍需要照料的丈夫。除了分配時間以應付繁重的工作和照顧丈夫外,她還要照料三名子女的成長。 黃詠嫻從同僚得到充足的幫助和支援以渡過難關,然而,信仰才是幫助她走過低谷的主要動力。她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從她的宗教信仰的信念中得到力量和安慰,教會的朋友也給予她不少支持和鼓勵。她指出,基督教信念亦使她得到工作上的滿足感,以及認識到她的使命是為社會和警隊服務。 當她的丈夫在四年前去世後,黃詠嫻察覺到她因照顧丈夫以致未能向子女給予足夠的關注,於是急於管教,卻不知不覺地對他們過於嚴厲。她得到教會朋友的意見,改變了相處模式,也透過不同方法更關懷子女來改善彼此的關係。她嘗試跟子女建立開放的溝通途徑,並在公餘時間和假日分配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他們。 她說:「在這些日子中,我在下班後和假期都甚少外出。我寧願留在家中,為子女預備一頓美味的晚餐!」 黃詠嫻在大約一年前重返屯門分區刑事調查隊工作後,感受到長時間工作、繁重的工作量對她體能的要求,以及因她對各種個案的處理程序不熟悉而引起的壓力。不過,憑著她的工作經驗和同僚的支援,她很快便已適應到工作上的挑戰和壓力。 在提及分區刑事調查隊工作上要面對的挑戰,她指出分區刑事調查隊成員的工作量繁重,因為調查刑事案件時須注意有關細節。 她解釋:「由於市民的要求愈來愈高,現在的分區刑事調查隊繁忙得多。我們實在非常繁忙,只知道何時開始工作,但不知道何時可以下班!雖然工作有時需日以繼夜,分區刑事調查隊的人員可學到很多知識,對事業發展有很大的益處。」 黃詠嫻繼而表示,雖然工作繁忙,但分區刑事調查隊的人員都專心地一起工作。她補充:「我的同事有很高度的團隊精神。雖然他們都忙於工作,但都會盡可能向我提供意見和幫助。我認為各個分區刑事調查隊已出現一種新的服務文化,相信是因為警隊致力推廣和加強警隊成員之間的內部溝通。」 黃詠嫻在總結時說:「我在丈夫逝世前所經歷的苦難和我的宗教信念,使我對生命的看法更為成熟,更認識到生命的局限,並且知道須要透過堅毅不屈、持續學習和適應轉變來克服困苦。」 「我很高興子女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我一起,而我的同事亦繼續在工作上支持我!」 警察臨床心理學家的意見 長期處於逆境中可以磨滅人的鬥志,也可以成為鍛鍊耐力和信心的好機會,分別這兩個極端的因素,在於當事人所持守的信念。黃詠嫻過去在堅守情報工作的同時,也要照顧長期患病的丈夫,那八年零九個月的勞累、擔憂,與丈夫多次徘徊在生死之間的惶恐和無助,實在不足為外人道。黃詠嫻堅持照顧丈夫至最後一刻,仍能樂觀積極地生活,其動力主要源自她的宗教信仰。不少心理學的研究指出,那些持守宗教信念的人,無論是那一種宗教,都比那些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活得更健康、更快樂,也更滿意他們的人生。當中部分原因,除了能在信仰團體中獲得他人的支持和肯定外,宗教也為人們提供了人生的意義和方向,令人們對生活抱有希望和目標。 另外,人通常在面臨困境,特別是生死邊緣時,會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限制和無助,對當前的困局不知所措,也對種種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原因大惑不解。宗教為人的痛苦和不幸提供了解釋和賦予意義,也按個別信仰不同的理念提供了一些處理和面對困境的態度和方法。大部分正派的宗教也視逆境為增強信念、鍛鍊堅韌、學習豁達、放開無謂執著的磨練。故此,擁有健康信仰(但不是迷信)的人,能更正面、更有希望地面對逆境,也能從中得到新的學習和成長。黃詠嫻面對逆境的經歷,以及她對工作的使命感,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警察心理服務課 求助及查詢:2866-6206 ( 銅鑼灣禮頓道一一一號五樓 )。電郵地址:psg@police.gov.hk。 (所有求助個案資料將予以保密)
|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