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
||
0 張相片 |
||
在這個欄目裡,警察福利課先後刊登了多個系列︰修身齊家、成功父母、二十一世紀青少年問題及和諧家庭等。在未來的半年中,我們將會介紹各同事去認識一些在警隊中有特別需要的家庭。他們亦是我們的同事,但他們對家庭的付出比其他人多。他們默默地承擔,但他們百折不撓,克服重重困難,對將來充滿信心。讓我們一齊來分享他們與家中成員風雨同路,不離不棄的心路歷程。 最初是在二○○一年新界北總區警察福利辦事處舉辦的「家長分享小組」邀請了一些子女有身體或智力障礙的家長參加。小組每月聚會一次,為期六個月。後來由於家長父母都樂於參與聚會,以致安排照顧子女有困難,所以後來我們轉去協康會的家長資源中心開組(二○○二年於粉嶺家長資源中心,二○○四年則在大坑東家長資源中心)。 在二○○四年第二次支援小組舉行後,組員的意願是將這份互助互勉的精神,帶給其他有需要的警隊同事,現在的家長分享小組就在二○○四年秋天成立。今天我們邀請了他們其中一位家長,寫了一篇與你真情對話感人的文章。 * * * * * * * * * 數年前,因第二位小兒子的出生,為我家中帶來滿屋歡欣。但在某日的下午,當太太攜幼兒從健康院回家後,噩夢從此便開始了。 當時只有十個月大的兒子,被診斷為雙耳嚴重失聰(聾童),即使耳邊放爆竹也不能聽到。對於這事,我一時之間也不能接受。我當下四出尋訪名醫,並希望只是醫生弄錯了。但到最後亦只好接受現實,帶兒子到醫院治療及進行有關刺激聽覺的「人工植入耳蝸」手術。 回想當時之心情,真是非常難過,試想一個天真活潑的嬰孩,他不能聽也不能講。看著他漸漸長大,面上不時露出傻笑,但就不能言語。我將痛苦埋在心底,難以啟齒。更甚的是太太要親手抱著兒子入手術室接受手術,及於手術後,見到兒子頭綑紗布,面露痛苦之神情等等,真是萬般滋味,心頭淌血。加上社會四周的奇異眼光,同事及朋友們的指指點點,自己的精神承受很大壓力,非常沮喪。我們經常問自己是否做錯什麼,要由兒子來承受這樣的痛苦呢? 幸好手術非常成功,而醫生的鼓勵就像一枝強心針,為了有更多些時間陪伴兒子,經過詳細考慮後,我決定到警察福利辦事處求助。在一星期後在他們之幫助下,很快便能安排我只需做中及夜班的工作崗位。這段日子,每早要帶兒子由粉嶺到美孚上學,我需與兒子一起上課,接受語言訓練,更要每星期準時帶兒子到醫院覆診。 手術後一年,兒子都沒大進展,我開始有點心灰。最後我要太太放棄工作,專心訓練兒子說話能力,我亦犧牲許多休息時間,每天接載太太及兒子到美孚上課,而回家教導訓練之責任便交給太太了。 在這期間,家庭經濟大受影響,其中的辛酸真是不為外人道。但無論受多少苦,我倆都要以兒子為奮鬥目標,慶幸兒子的進步,換成我倆鼓勵的泉源。我和太太互相扶持,互相安慰,多年辛苦總算沒有白費,兒子終於在四歲多時,首次說出他有生之來第一句好像「爸爸」的說話,雖然只是「爸爸」兩個字,我聽後非常感動,熱淚盈腔,擁著和太太說:「他說話了!他說話了!」 今天,小兒已升讀主流小學,各科成績不錯,亦能與同學相處融洽,老師們亦對他讚不絕口,認為他與常人無異。証明我與太太過往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至今,我參加「家長分享小組」已有三年多了,小組的成員全來自有兒童障礙的警隊家庭,大家定時舉行分享會,互相認識及詳細講述各自孩子之成長,及訴說自己承受的困苦,工作的壓力。這不但可抒發情緒,了解到各個家庭的需要,亦可對各組員之意見多加參考。更讓各位明白自己並不是孤身作戰,而是有伴同行。除此之外,每次聚會更會邀請專業人士出席,從旁分析,解開精神鬱結。 現在,我不但能夠從容面對自己的兒子,更可對有困擾的同事施予協助,我雖未必能解決問題,但就一定會是個好的聆聽者。讓我們替你分憂,一起面對將來,勇敢地和你的孩子一起向前邁進! 蔡啟光 由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供稿 |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