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生系列九 - 消閒篇 |
||
沙田分區指揮官何明新公餘喜歡鑽研知識,發展興趣,一天二十四小時對他來說並不足夠。他醉心園藝、郵學及閱讀,所有餘暇都花在這些興趣之上。 平日在工作天,他清早起來後會先花半小時閱讀書本,再往銅鑼灣警官會所游泳,然後到沙田上班。 中午,他匆匆用膳後,會利用餘下的午膳時間處理警察園藝會及警察郵學會的事務。他作為這兩個學會的主席,下班後,他會在家或會所繼續處理會務,或從書架選書閱讀。
接觸大自然
園藝除了令何明新獲得精神滿足外,還讓他為警隊和社會獻一分力。 警察園藝會在警察體育遊樂會設有一個小花園,栽種各種不同的植物,供警隊成員觀賞園藝之美。為了響應警隊提倡的健康生活模式,園藝會不時會為警隊成員及家屬舉辦園藝訓練課程。 個人方面,何明新非常樂意與同僚分享栽種植物的知識和心得。他表示:「看著辦公室的植物健康生長有助減壓」。 在警隊以外,警察園藝會亦一直積極參與本港各推廣園藝的活動,包括每年一度的香港花卉展覽。園藝會在二○○七及○八年花展所設的攤位均獲得各界一致好評。
醉心集郵
與園藝一樣,何明新從小便對郵學產生興趣。這興趣源於他唸小學時,其老師送他數枚舊郵票作禮物。他加入警察郵學會後,更印證他對這興趣的熱誠。警察郵學會在一九八二年成立,旨在向警隊成員及家屬推廣集郵這項有益身心的嗜好。 自何明新於一九九八年擔任警察郵學會主席後,學會有長足的發展。該會配合香港郵政的郵票發行時間表和警隊的特別活動(如二○○○年警務處開放日),有系統地發行學會的首日封和紀念封。該些封套有助於紀錄警隊大事。今年五月警隊為四川地震籌募捐款期間,警察郵學會發行了一千五百個慈善封套,為紅十字會賑災基金籌得七萬五千元善款。該封套更獲國際郵票雜誌「STAMP」專題報道,這是國外首次報道香港發行的封套。 警察郵學會現時在世界各地共有大約二千名會員,當中約有三百人一直積極合作,以期達致在警隊及社會推廣和發展集郵嗜好的共同目標。
對知識的追求
作為提倡警務人員終身學習的忠實支持者,何明新行將修畢香港公開大學的通識研究碩士課程。 最後,何明新向警隊成員建議,自我增值對警務人員的事業發展非常重要,而健康的嗜好可帶來不少裨益──既能平衡工作和生活,還可提升個人發展和擴闊視野。
臨床心理學家的意見
* 正向心理學與創造力研究的大師級學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當人們全情投入一項有興趣的活動當中,會失去時間感,並因自己能掌握及盡情發揮當中的技能而享受到深度的快樂和滿足感。他稱該種完全忘我、只重過程而不拘泥於具體結果的現象為「神馳」(Flow)。「神馳」的境界不但令我們愉快,也強化我們的自信心,有效提升我們抗壓力和迎接生活中各項挑戰的能力。 * 健康、有意義的消閒活動使我們體驗到工作以外的樂趣和滿足,令我們的工作、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從而促使我們擁有優良的心理素質,間接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能和表現。 * 除了以上心理上的益處,長期投入一些健康的消閒活動有助培養及建立美好的品格和特質。以何明新為例,他多年以來透過郵學和閱讀,培養了他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好學精神。這兩項特質擴闊了他的視野,從中他累積了不少寶貴的知識和智慧,豐富了他的人生。
沙田分區指揮官何明新(前排左二)認為從集郵中可發掘到很多歷史和知識。
何明新亦為警察園藝會主席,該會不時為人員及家屬舉辦園藝訓練課程。
|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