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西九故事系列(二)
捐血英雄李錦強:眾善奉行

1 張相片


Apheresis是希臘文「抽取出」的意思。在捐血過程中,表示從血液中分離不同的成份。高級警員李錦強藉著Apheresis得到了獎項、榮譽,以及心中的一份安樂。

在紅十字會二○○九年度捐血頒獎禮上,司儀宣布獲得年度捐血累積次數最高獎項(男士)者是「李超人」。在紅十字會員工口中的「超人」不是城中某富豪,而是駐守西九龍交通總部的李錦強。

一切由「逞強」開始

李錦強十七歲半便第一次捐血,惟對當日情況已印象模糊。「那時一班年青人去旺角閒逛,見到流動捐血車,便抱著好奇和逞強的心態去捐血。」李錦強指出,那年代大眾對捐血認識不多,甚至存有誤解。

捐出「第一滴血」後,李錦強未有立即愛上這善事。在警察學校內第二次捐血時,也只是學警們在訓練中,忙裡偷閒的「大圍」活動。直至李錦強篤信佛教,其母親又動了一次大手術後,他才開始定期捐血。

「阿媽做手術要輸好多血。別人幫我,我幫別人,這也算是一種『因果』。」李錦強依然感激當日輸血給他母親的「無名英雄」們。

「母親起初不贊成我捐血,還經常給我做補品。我以健康的身體作証明,改變她的想法。」事實上,李錦強的確非常壯健,還經常游泳,每次最少游三十個標準直池。

除了母親外,李錦強也希望帶動身邊的家人、同事齊捐血,例如女兒十六歲生日那天便主動前往捐血。

對於父親獲獎,同為警務人員的兒子當然開心,並認為無論在工作或行善方面,父親都是一個好榜樣。當被問到會否挑戰父親的捐血紀錄時,他便笑言:「我雖然經常捐血,但要破爸爸的紀錄,好高難度啊!」

李錦強立即大唱反調,並鼓勵「有志之士」要及早行善:「我很大年紀才開始定期捐血。目前不少年輕人已有捐血的習慣,只要有心去做,破紀錄完全無難度。」

到目前為止,李錦強已捐血超過四百三十次。有捐血經驗的人士也知道,紅十字會建議每隔三至四個月才捐一次血,那麼李錦強豈不是已捐了一百年血?

其實,李錦強能創此佳績,因為他捐的是「成份血」。血液主要由紅血球、白血球、血漿及血小板組成。捐出成份血時,血液會先流入一部血液分離機內,然後利用離心力將血漿或血小板分離出來,其餘部分則回送予捐血者。符合資格的人士可每兩星期捐贈一次成份血,每年最多捐二十四次。目前只有京士柏道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總部,提供該服務。

熱血警員上山修行

李錦強自言能創出佳績,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並非「有心插柳」。所謂人和,自然是他的一顆善心。地利則是李錦強近年都在京士柏道附近駐守,方便捐成份血。

至於天時,則因為他須要輪班工作。京士柏輸血服務中心接受成份捐血的一般時間為早上九時半至下午三時半,星期三下午及星期日則休息。所以,要輪班工作的人士反而較易抽空捐成份血。李錦強也鼓勵各位要輪班的同事,不妨試捐成份血。

「捐血多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四川大地震後,我見到輸血中心內人頭湧湧,捐血中心的電話又響過不停,大家都想為四川災民出一分力,場面很感人。」李錦強指出,這便是人性,既然知道可以救人一命,為甚麼不去做呢?

李錦強在一九八九和九○年,先後兩次參與七天短期僧侶修行,跟從真實的僧侶一起生活。

修行令李錦強的眼界大開,而且修練出更廣闊的胸襟對待任何事情,這對警務工作及日常生活都有幫助。

退而不休真好漢

李錦強明年將達五十五歲的退休之齡,也是成份捐血的最高可接受年齡。他將會轉捐「全血」,並說會捐到紅十字會不接受他捐血為止。另外,他也計劃與太太「拍住拖」去做義工。

對於明年後,便可能再不會獲頒捐血獎項,李錦強處之泰然。「初時我本無領獎之意;出席頒獎禮衹是為與老朋友聚舊;近年則主要協助紅十字會宣傳,希望更多人捐血。」事實上,在年度頒獎禮上,頒獎嘉賓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也鼓勵紀律部隊人員捐血助人。

那麼李錦強的處世哲學又是甚麼呢?「與佛學思想一樣,也是一個警察應做的事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李錦強在公在私如出一轍。

李錦強的生活及人生哲學都很簡單,甚至有點平淡,但在偶然的機遇下,造就了其無私的奉獻,發放出另一種人生的光芒。也許,人生的價值真的不在乎你得到了甚麼,而在乎你付出了多少。

《警聲》編輯委員會呼籲各警區就任何勵志、感人或富趣味性的真人真事,或類似西九故事系列的「警察故事」踴躍投稿,亦可與《警聲》編輯部聯絡,安排專訪。     

李錦強今年六月紅十字會二○○八至○九年度捐血頒獎禮上獲保安局局長李少光頒發獎項。

  • 只有中文版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