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
聆團隊」 |
||||
0 張相片 |
||||
書名:香港警察 歷史見證與執法生涯 作者:何家騏、朱耀光 出版:三聯書店;二○一一年五月 如果你常閱讀此專欄,會知道筆者集中選讀一些勵志書籍,並與大家分享作者的理念和處事方式,共同欣賞作者如何引導讀者正確面對人生,實踐活在當下的真正意 義。 讀者可能感到奇怪今期推介有關「香港警察」歷史書籍,與「心聆」有何關連?首先,筆者要從此書的作者說起。兩名作者長期關注警務工作,但發覺坊間有關香港 警察的書籍不多,而且大都是英文著作,近年才多一些警察自傳的讀物,因此兩位作者希望編寫一本能覆蓋警隊百多年發展的書籍,展現警隊不同年代所面對的問 題、工作崗位、改革路向及重大事件。 作者序述:「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開埠初期的香港警隊…戰後香港警隊的重建情況…警隊在動亂之後如何加強防暴工作、重組警隊職級和架構、打擊貪污和 拉近警民距離。下篇則是五位警察的專訪…從他們的警察生涯中,我們體會到不同年代當警察的苦與樂,進一步了解香港警隊的演變。」 兩位作者翻閱和考證大量文獻,更訪問了八十名不同年代的退休警務人員,以他們的親身經歷,讓讀者輕鬆地了解香港警政的發展。 筆者閱讀此書初時,也只是抱著「認識多一點有關香港警察發展」的心態,但細閱之下,才發覺自己雖然在警隊工作三十年,很多關於警隊有趣的童謠和名詞,都只 是一知半解,對它們的來歷更是「摸不著頭腦」,就正如書中所說的「大頭綠衣」,為甚麼叫「大頭」,為甚麼叫「綠衣」?其中劃分的五個組別又是甚麼?過往香 港警隊為何招聘巴籍及山東籍人員﹖「差餉」有甚麼用途?招募警員時為甚麼要用一根竹棍?為甚麼偵緝人員被稱為「雜差」?他們和「探長」又有何分別?於偷渡 全盛時期你有否看見過「白海豚」?為何暴徒一看見戴白帽的水警防暴隊員便雞飛狗走?誰是香港警隊首位「陀槍師姐」?這麼多的「為甚麼」,令你有「愛不釋 手」的感覺,同時亦解讀你心中很多疑惑,頓然對警隊增添多一份歸屬感和自豪感。 當筆者閱讀有關一九六七年的動亂時,腦海中再次浮現自己親身參與處理九十年代的船民中心暴動情景,初時警方的防暴隊應召到場,與船民對峙,「罵不還口,打 不還手」,當看見六十年代前輩所面對的苦況,真是感同身受。每當驅趕或拘捕暴徒時,心中更是充滿矛盾,一方面我們需要維持治安,平息動亂,但一方面也相信 暴徒只是屬於小部分的害群之馬,在我們的面前,大部分是逃離家園的難民,他們遵守營規,聽從指示,目的也很簡單 - 建造一個有希望的家!我們的「進攻」,可能破壞他們的理想和希望,在對抗中,雙方會有不同的損傷,這又是我們所追求嗎? 筆者對多名已退休多年的前輩,十分欣賞,他們不但為警隊作出貢獻,更於書中與讀者分享非常珍貴的警務經驗和稀有圖片,使我們再次重溫當年景象,聆聽他們 「身不由己」的心聲,讓大眾更明白香港警隊的發展歷程,兩名作者的努力絕對值得肯定! 心
聆團隊第五隊麥桂成撰稿
|
||||
<<返回特 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