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聆團隊
書籍簡報系列分享(六十



0 張相片




書名:我的人生沒句號

作者:陳錦元

出版:青源出版社;二○一○年十二月

「傷」不是「殘」,更不是「廢」,能夠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作者以其「重生」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遇到困難時,要勇於面對,把壓力化作動力,在那裏跌 倒,便從那裏站起來,不幸的遭遇更可能是豐盛人生的開始!

作者自小好勝逞強,七、八歲的某天,下著大雨,吹起狂風,他接受街童的挑戰,一瞬間便爬上車頂,再像小飛俠般躍下,但由於地面濕滑,身體一跣傾前,額頭撞 向貨車尾保險槓,雖感到暈眩,亦不讓自己倒下,享受勝利的一刻,繼而急急回家就寢;矇矓中,父母已因他發高燒而揹往醫院急救,後確診為腦膜炎,手術後幸好 沒有影響他的智力,但手腳的活動能力已大不如前。

經此一役,作者改變了很多,他的態度由傲慢變成忍耐和謙卑,更為自己的頑皮深感後悔。

有一次颱風來得太急,作者的父親先把他安置在家附近的一幢唐樓內避風雨,然後回居住的木屋「保衛家園」。唐樓的婆婆讓他留在屋內等候,還送上窩心的牛油方 包。婆婆的樂於助人,讓作者啟悟「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心中埋下日後熱心服務社會的種籽。

到九龍醫院求醫要經過一段長長的山坡,作者的媽媽總是揹著他前往,後來遇到一名人力車伕,以平常車租接載他們,作者也佩服車伕的堅毅、守信和敬業精神,並 銘記車伕叔叔的座右銘:「只要心想覑要走向山的盡頭,就可以了。」凡事設有目標,便能以正面的信念和態度來面對困難。

接受教育是傷殘人士重新投入社區的一個途徑,初時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接受並不容易,作者幸得一名中文科老師的支持,老師更讓他與班中最強壯的同學比賽「拗 手瓜」,作者竟能以粗壯的手臂懾服群雄。這啟發他「只要有信心,也可做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

「一位傷殘人士會否有能力照顧他的伴侶?」某一天,一個女孩子到他父親的公司購物,作者一見鍾情,開始時追求並不順利,但有一天她主動打電話給作者,愛情 便開始了。雖然女方家長反對,但她對這份感情十分堅定,還對作者說:「如果想追求我,首先你不要看輕自己。」結果他們結婚了。他的太太除了協助他的日常生 活,還帶給他三個可愛的女兒,一家人衷心體會到愛的真諦。

作者和太太更一同參與義務工作,為殘疾人士爭取無障礙的環境、設施和福利,探訪長者和不同階層的人士,以「傷健共融」的理念共建「和諧社會」,寫出有意義 的生命樂章。

「心 聆團隊」第五隊麥桂成撰稿

  • 只有中文版





<<返回特 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