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要内容



○一二年上半年整体治安保持稳定







刑事及保安处处长卢伟聪在八月二日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上 半年香港的整体治安情况保持平稳,整体罪案有三万七千五百八十四宗,较去年同期的三万七千四百四十三宗轻微上升百分之零点四。










卢伟聪及洪克伟在记者会讲述 今年上半年香港的整体治安情况。



暴 力罪案方面,今年首六个月共录得六千四百五十四宗,较去年同期轻微上升百分之零点三。上升较多的罪案包括诈骗(上升百分之十三点五)、刑事毁坏(上升百分 之七)、扒窃(上升百分之八点二)及杂项盗窃(上升百分之零点六)。

诈骗案录得升幅

今年首六个月录得三千二百六十宗诈骗案,较二○一一年同期增加三百八十九宗,升幅百分之十三点五。其中以电话骗案、电邮诈骗案及网上商业骗案升幅较大。

今年上半年共接获一千二百一十六宗电话骗案举报,较去年同期上升四百一十一宗,升幅百分之五十一点一。犯案手法仍以「虚构绑架」及「猜猜我是谁」为主,针 对这类案件,警方已加强情报主导的执法行动,在今年上半年侦破十宗有关「虚构绑架」的电话骗案,并拘捕七名内地人士。

电邮诈骗案方面,今年上半年警方共接获三百一十宗,当中一百六十九宗涉及「商务层面」,损失接近六千四百一十六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二十九宗上升一百四十 宗,升幅约为五倍。

卢伟聪说:「由於商贸交易一般涉及的金额比较大,商务电邮诈骗案所涉及的损失亦较多。约占五成案件受害公司属香港公司。商业罪案调查科已於三月成立一个专 案小组,负责统筹及打击相关罪行。小组对有关案件进行全面分析,追查电邮源头,并采取执法行动,至今已成功拘捕八名涉案人士,冻结骗徒的银行户口共一千七 百万港元的犯罪得益。」

至於「个人层面」的电邮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包括骗徒将传统电话骗案的平台转到互联网上,冒充或盗用受害人的个人电邮户口,发送诈骗电邮给其亲友骗取金钱。 上半年共接获一百四十一宗「个人层面」电邮诈骗,较去年同期的七十一宗上升七十宗,升幅约为百分之九十八点六。受害人被骗金额由数百元至数万元不等。

警方会继续透过不同渠道及跨界别、多机构合作,包括联同香港贸易发展局,向中小企业提供最新科技罪案趋势及防范罪行等信息,又会透过「警讯」及传媒,提醒 市民有关骗案的犯案手法。

网上商业骗案方面,二○一二年上半年的举报有四百八十五宗,较去年同期增加九十四宗,其中三百二十四宗为网上拍卖或购物相关罪行。

刑事毁坏、扒窃及杂项盗窃案

至於刑事毁坏案,上半年录得三千六百六十六宗,较去年同期增加二百三十九宗,升幅百分之七。超过半数案件是恶作剧或动机不明。涉及政党或议员的刑事毁坏案 有一百○一宗,主要涉及破坏宣传海报或街板等,并无发现有组织针对个别政党的情况。

扒窃案在今年首六个月共录得八百三十一宗,较二○一一年同期增加六十三宗,升幅百分之八点二。扒窃案的财物损失以现金及手提电话为主,当中手提电话被窃有 较显著上升,相信是因为手提电话较容易得手及转手获利。针对扒窃案件,警方已加强预防宣传、黑点巡逻及执法行动。

今年首六个月共录得杂项盗窃案九千八百三十七宗,较去年同期增加五十四宗,升幅百分之零点六,当中因未有妥善看管财物而招致失窃的案件有七千三百五十九 宗,占超过七成,比去年同期上升五百五十八宗。而从八达通咭、信用咭、提款咭窃取款项的案件有一千一百四十宗,比去年同期上升六十宗。

卢伟聪指出,录得下跌的罪案包括店铺盗窃(下跌百分之十点二)、失车(下跌百分之二十八点三)、爆窃(下跌百分之四点九)及劫案(下跌百分之二十三点 九)。

爆窃案方面,上半年录得二千一百四十一宗,较去年同期减少一百一十一宗,跌幅百分之四点九。当中百分之二十五为非住宅楼宇爆窃案,共五百四十四宗,减少二 百八十二宗。而占百分之七十五的住宅楼宇爆窃案则有一千五百九十七宗,上升一百七十一宗。

凶杀、严重毒品及青少年犯案

今年上半年共录得十五宗凶杀案,较去年同期上升八宗,升幅为百分之一百一十四点三。其中侦破的有十四宗,五宗案件涉及家庭或亲属间的暴力,一宗涉及行劫, 两宗误杀,其余主要由纠纷所致。而未侦破的一宗案件,警方已锁定疑犯,现正全力缉凶。

今年上半年共有三千四百○七宗伤人及严重殴打案,比去年同期上升四十七宗,升幅百分之一点四。

严重毒品案方面,有一千○六十一宗,较去年同期上升两宗或百分之零点二。涉及冰及可卡因的严重毒品案有所上升,而涉及海洛英、氯胺酮及大麻的案件则下跌。 接近七成的严重毒品案是涉及合成毒品(包括冰、K仔、摇头丸及其他危害精神毒品)。

氯胺酮及大麻的搜获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四百○二公斤(上升约二点六倍)及一百一十三公斤(上升约十四倍) 。大部分检获的氯胺酮及大麻都是在香港出入境期间被截获,相信是经香港贩运到其他地区。

至於青少年犯案获的情况,上半年有三千四百六十二名青少年因犯罪被捕,较去年同期减少五百○五人,跌幅为百分十二点七。他们多数干犯店铺及杂项盗窃、伤人 及严重殴打。

卢 伟聪总结说,警方未来半年会继续留意各项罪行的趋势,并会特别针对上升的罪案采取打击行动。

他补充:「暑假期间,由於青少年有更多时间上网或出外娱乐,并会寻找暑期工 作,或会成为罪案的受害者或被利用作犯罪工具,有见及此,警方已针对求职骗案,青少年毒品罪行及性罪行等,制定相关宣传策略及打击行动。此外,警方亦在暑 假前夕於学校举行防罪讲座,以及於暑假期间举行少年警讯灭罪夏令营,加强年轻人对禁毒及网上罪行等的灭罪意识。」

提高道路安全

记者会上,行动处处长洪克伟表示警方会继续从执法、教育及宣传三方面加强道路安全。

二○一二年上半年的交通意外数字为七千六百四十八宗,较去年同期增加二百七十七宗。致命交通意外则有五十六宗,较去年同期增加一宗。执法方面,今年上半年 的整体交通执法数字为七十二万四千九百六十六宗,较去年同期的六十三万一千六百八十二宗,增加百分之十五。

今年上半年,因酒后驾驶而被拘捕人数由五百○六人减至四百七十八人。因与酒后驾驶有关的交通意外而被捕的人数与去年同期比较,则由一百○一人增至一百一十 七人。

鉴於药后驾驶的个案在二○一○年急剧增加,当局遂修改法例,《2011年道路交通(修订)条例》於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正式实施。新法例为服用药物后驾驶 订立新的罪行,包括「零容忍」罪行及「在药物的影响下驾驶」。

截至二○一二年六月三十日,警方共拘捕二十九名涉嫌药后驾驶的司机,包括十八名於新法例实施后被拘捕。相信当中二十二名司机曾服用氯胺酮。

涉及单车的交通意外有一千一百四十七宗,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九。涉及单车的致命交通意外有五宗,较去年同期减少了三宗。

洪克伟指出,近年单车意外数字上升与愈来愈多市民骑踏单车作代步或运动等不同用途有关。关注到单车安全,警方对有关的违例事项进行严厉执法行动。上半年共 发出六千一百五十三次口头警告及五千九百六十二张传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百分之七及百分之七十。

他表示,警方在二○一二|一三年度会以「行人安全」、「单车安全」、「反药后驾驶」及「反酒后驾驶」作为道路安全的重点宣传主题,并继续以多机构合作模 式,透过宣传、教育及执法,提升香港的道路安全水平。

非法入境者犯案情况

至於内地非法入境者的犯案情况,今年首六个月内地非法入境者的拘捕人数有所下降。期间共有六百八十五人被捕,较去年同期减少一百一十一人。五十四名内地非 法入境者因违法而被捕,较去年同期减少二十人,主要是涉及盗窃、使用伪造文件和协助及教唆非法入境者罪行。因卖淫而被捕的内地女非法入境者有七十五人,较 去年同期减少三十六人。

非华裔非法入境者方面,今年首六个月有一百八十九人被捕,较去年同期增加七十四人。当中十五名非华裔非法入境者因违法而被捕,较去年同期增加十三人。他们 主要涉及较轻微罪行,包括盗窃、擅取交通工具和入境罪行等。

至於内地访客在港犯案的情况,今年首六个月到港的内地访客共一千五百四十七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二百八十八万人次;因犯案被捕的有六百六十七人,较去年 同期增加八十七人,涉及的罪行主要是盗窃、使用伪造证件、严重殴打及非法入境罪行,例如管有伪造身分证等。

今年首六个月有一千五百六十二名内地访客因涉及卖淫被捕,较去年同期减少一百九十二人。此外,在过去六个月有六百一十六名内地黑工被捕,较去年同期增加八 人。

洪克伟说:「警方会继续以三层行动策略,包括各入境口岸采取有效的审查措施及继续与其他执法部门执行针对性联合行动,打击内地访客在港从事非法活动。」

重视与传媒关系

洪克伟表示,警方一向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传媒机构的采访自由,亦完全明白配合传媒采访工作与传媒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采取措施予以配 合。

警方最近已完成设置采访区政策的检视工作。根据该政策,原则上警方不会在公众地方设立采访区,传媒应如市民一般,可自由进出公众地方。除非该采访区能为传 媒提供较佳的拍摄位置,然而传媒仍可自由进出该采访区。

在一些限制公众人士进出的地方,如边境或机场禁区、大型庆典或保安行动,以及警方因行动或调查需要而在罪案现场、交通意外或其他紧急事故现场设立封锁区, 警方会考虑设立采访区,以便利传媒采访。设置在封锁区外的采访区,传媒可自由进出。但如因现场情况而需限制记者留在采访区,则现场指挥官会与传媒沟通,并 解释有关安排的理据,或经警察公共关系科新闻室知会传媒。

警方亦会考虑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在封锁区内设立采访区,以方便传媒工作。惟传媒进出该等采访区会受到限制,或需接受警务人员检查随身物品,例如手提包、 背囊等。如因位置所限或其他行动理由未能让所有在场记者采访,警方会考虑采用联合采访安排。

洪克伟说:「检视设置采访区政策时,警方已充分考虑业界的意见,相信有关安排能在不影响警方行动及便利记者采访之间取得平衡。有关政策已於七月全面实 施。」

此外,在发放突发事件信息方面,警方已采取多项优化措施,包括增加警察公共关系科新闻室的人手及增加发放突发事件的案件撮要。自实施有关措施后,发放个案 显著增加,今年六月平均每日约三百宗。

他说:「我们正研究利用资讯科技,进一步优化发放信息的程序及增加基本资料的提供。长远而言,警方会研究设立发放突发事件信息的互动平台,相关的研发工作 已经展开。」

洪克伟重申,警方一向尊重新闻自由和采访自由,并会继续配合传媒采访工作及与传媒保持有效沟通,在互相尊重和体谅的基础上与传媒保持良好关系,提供所需协 助,加强彼此合作。


卢伟聪及洪克伟接受电台访问。




洪克伟强调警方会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传媒保持良好关系。









《警 声》编辑委员
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主席)
黄国伟
警察公共关系科总新闻及宣传主任 周黄秀玲
警察公共关系科首席新闻主任(宣传及刊物) 梁婉淑
港岛总区警司 杨志文
西九龙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何耀昌
新界南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李永强
水警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钟咏仪
刑事总部总督察 梁领群
员佐级协会代表 谷威基

编 辑部
 
编辑: 谭子华(2860-6171)
 
记者: 邓慧中(2860-6172)
欧阳渝(2860-6173)
 
摄影: 阮小芹(2860-6174)
叶兆奇(2860-6175)
 
传真机号码: 2200-4309
 
地址: 香港湾仔军器厂街一号
警察总部警政大楼十楼
 
警队网页网址: www.info.gov.hk/police/offbeat
 
电子邮件地址: 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
 
下期截稿日期: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