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互聯網
提升快樂的練習(九):致力追尋目標



1 張相片




正向心理學家Sonja Lyubomirsky教授在《The How of Happiness》一書中分享的第九個快樂練習是「致力追尋目標」。

致力追尋目標的好處

Lyubomirsky教授指出,擁有具意義的目標,並能遁序漸進、有系統地向著目標進發,能令人感到生活有方向和有掌握,從而提升自尊,推動我們實踐有 意義的人生。在追尋目標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及其他資源,利用不同的機會去學習新的技能及與他人共處,而追尋目標的過程,比達到目標更 重要。研究指出,致力追尋目標的人往往在應付困難時表現更佳,能享有更持久的快樂和滿足。

能 帶來快樂的目標的特質

1.     發自內在 — 選取對個人有特別意義或容易投入的目標。

2.     配合性情和信念 — 目標若能配合個人的性格特質和價值取向,在實踐的過程中就更得心應手。

3.     正向 — 一些帶引你達致美滿果效的人生目標較有建設性(如「保持身體健康」較「不會發胖」正面和積極)。

4.    具協調性 — 不同的目標最好能相互協調,否則只會讓人更容易放棄。

5.    彈性 — 大多數人的目標都會隨著人生階段或際遇而有所改變。

6.    活動為主 — 如你追尋目標過程中加入不同的活動(如參加相關的課程),會有更多機會經歷新體驗,從而創造快樂。

Lyubomirsky教授建議選取一項或多項具以上特質的目標,然後投放時間、努力及熱情去使之實現。如能適當地獎勵自己遁序漸進地完成已訂立的中段目 標,則更能激勵我們朝著更長遠的人生目標進發,令我們生活充滿動力和滿足。心理服務課訪問了監管處處長鄧厚江這方面的心得,並與讀者分享。

鄧厚江的意義人生

鄧厚江有清晰而富意義的人生目標,並以馬拉松長跑比喻追尋目標的過程 — 向明確的終點推進,順風時跑快一點,逆風時可放慢步伐,甚至停下來稍作休息。「最重要的是不要半途而棄,只要一步一步加上去,最終必可完成。況且沿途風光 明媚,已是一種享受。」

鄧厚江尋覓人生目標的經歷頗特別。他在中學階段的目標是投考大學。成為大學生後,不需要再為公開試而讀書,頓感失落。年輕的他不去踢波、開派對來排遣心中 鬱悶,反而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尋覓中他讀到一篇提及墓鋕銘的散文,啟發他思考到將來的墓誌銘上要怎樣形容自己的一生:「要活出意義,離不開某些我重視的 價值取向。既然人終必一死,我期待自己能按照這些價值取向積極投入生活,做到死而無憾,活得豐盛,甚至一生歎為觀止。」

以終為始,鄧厚江帶著這張清晰的藍圖,加入警隊。他的抱負,就是全情投入工作,努力成為一個專業、樂於助人、有智慧及正直的警務人員,每天盡情發揮去演繹 這個角色,讓他可以在退休前的最後一個工作天回顧在警隊的歲月時,比加入警隊首天更快樂,並能肯定加入警隊是一個上佳的選擇。鄧厚江服務警隊三十三載,一 直實踐著這些目標,享受從工作而來的意義和豐盛,不論在那一個崗位,從來沒有一天不願上班。

一般人以為鄧厚江仕途如意,理所當然會高興。事實是,他從不以晉升作為目標。「以晉升至某階級為退休目標並不化算,一來未必能如願;就算成功達標,只會在 退休前才快樂一會兒,但在此之前的整個工作生涯,已為求達標而忘卻了工作本身的意義和豐盛,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若目標只著重升級,那等於拱手讓他人決定自 己的幸福,那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其實工作時快樂與否,往往跟階級沒有必然關係。」

除了晉升,人生還有許多有意義的目標。鄧厚江認為,若生活未能稱心愉快,可能是目標不切實際或欠缺意義,甚至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最需要的是甚麼。「警務工作 並非優差,而且不會令人大富大貴。但同事依然選擇警務工作為終身事業,唯一的原因,就是喜歡警察這個角色,或多或少懷有一份正義感或使命感,以幫助人為己 任。」

只是,工作的日子久了,壓力大了,往往被其他現實的考慮佔據心思,漸漸忘記了最初的抱負和使命感,這時候人很容易迷失。不時自我省察和調整,使工作目標與 人生意義互相配合,快樂自然而來。

不過,縱使抱有堅定明確的目標,人生也不會天色常藍。鄧厚江多年前也經歷了一段低沉的時期,睡眠質素也被干擾,夜半醒來不能入睡。他自覺浪費生命,與他積 極投入人生的目標不相符。於是他重拾學生的角色,還未破曉的時分變成了他珍貴的學習時光。失眠不藥而癒。明確的人生目標和意義,是低潮迷霧中的燈塔,給我 們方向和焦點,重新掌握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返回特 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