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母親帶一個滿面不屑的少年人來見我。兒子一言不發,母親哭訴他一籃子的問題:早上賴床、老師投訴他態度欠佳、在家裏甚麼話也不說、多勸他兩句便大吼,脾氣暴躁。有次我見他玩電腦太沉迷,在他耳邊苦苦哀求了一小時,他竟然動粗,大力推我出房門。還有,不顧個人生,不刷牙洗臉;飲食又失調,正餐不吃。會不會是狂躁症?或是思覺失調?
母親從開始已認定兒子有病,期望醫生可開點藥,服後兒子的行為便會好轉。誰知醫生見不到,卻遇上不能開藥的心理學家。既然她堅持要找出病由,我便給她一個診斷:兒子的行為顯示他患了「慈母病」──母親愛之越切,子女越是依賴,不曉得負責任。隨年漸長,更會病入膏肓。這絕對不是精神科的病例,而解藥在母親手中,母親肯放手,病情才有機會減輕。
不做廿四孝慈母
每次碰上「慈母病」病患者,我都會多謝他們提醒我不要做個二十四孝慈母,因我具備一切使兒女患病的條件:呵護備至、任勞任怨、體貼入微、甘於犧牲、事事叮囑、永遠作其後台。幸好我臨崖勒馬,讓孩子有發展空間,他們才學到自立自主。
慈母不知道,太周全的照顧,孩子學不到獨立;太緊密的安全網,孩子沒有機會從失敗中學習;太悉心的安排,孩子懶得思考;太容易滿足,孩子只會貪得無厭。
慣於營營役役的慈母要知道,「無為」也是愛。「無為」者,能在適當時候放手,讓孩子處理他們能力範圍內可應付的事情;能刻意在小事上不替他們補鑊,讓他們嘗嘗後果。
一字記之曰:忍
要成功達到「無為」境界,「忍」是最重要的秘訣。讀者可曾見過一個小擺設,四隻猴子,蓋眼、耳、口,交叉手,代表「勿視」、「勿聽」、「勿言」、「勿動」,正好道出「忍」的本領。
「勿視」:母親要對凌亂的書視如不見,那是他們的空間。當然,找不到物件後果自負。也要降低標準,看見碗碟仍是油膩,衣服燙完還是皺,花點時間教他做。新潮的服飾,只要不傷風化,何須看不順眼?想說服他改變品味根本是徒然。
「勿聽」:不要聽他的埋怨,慣了讓人服侍,哪有甘心樂意去做?充耳不聞,才能堅持到底,使他完成責任。
「勿言」:太熱衷勸導提議,尤其在不適合的環境情況下,不但聽不進耳,有時更引起反感。所以要在對方願意聽的場合,才與他解說。母親要卸下「嫦娥」的職責,把明知聽不入耳的勸告嚥下,讓子女有清靜時間,偶爾有分量的意見才較容易得到注意。我有時會先問問青少年的子女:「你願意聽我的意見嗎?願意我才繼續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多數會聽,但會否完全跟從是另一回事。事實上,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後,我們只能薰陶、影響或以身作則,即時百分百順從是近乎天方夜譚,父母宜調校期望。
「勿動」:凌亂的房間幾乎是青少年的標記,忍忍手!不要替他整理,免他失了東西找人賴。髒了的衣服不洗,是他的儀容問題,他忍得,母親更要忍得,一旦屈服,邊邊洗,便原地踏步。慣於服侍人的慈母,最難克制不去收拾殘局。所以,要求她「無為」是個挑戰;要她違反本性,狠心讓兒女受點苦,是更偉大的愛。
發揮潛能的空間
「慈母病」病患者的母親,極可能也是一名包攬一切責任上身的太太,丈夫亦習慣了被動的角色,使太太覺得孤立無援。要得到丈夫的協助,秘訣如出一轍,就是要肯放心放手,讓丈夫分擔一些責任,而不要求他做到你的標準。要有心理準備,效果會打個折扣,甚至出人意表地不同,但總比一個人孤軍作戰,把關係趕進死角位好得多。再者,兒女也好,丈夫也好,多些空間自我發揮,潛質才會有機會冒出來。慈母們,你們也需要多留點空間給自己,那麼愛便不再是令大家窒息的繩索,而是培育自我成長的搖籃。
作者: 潘麥瑞雯(資深臨床心理學家)
(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供稿)
● 只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