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0 張相片

書名:整理,決定你的老後生活

作者:岡洋子;黃薇嬪譯

出版: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四月
 
作者從事室內設計工作多年,及後考取照顧長者人員執照,深刻感受到雜物過多的窘境,因此致力推廣「老前整理」概念,鼓勵人生某個階段清理自己的腦袋和物品。
 
作者在探訪長者時,發現他們家裏到處都是東西。作者亦注意到,長者只要超過某個年齡,就會對擁有東西而感到安心,房子變成「垃圾屋」。因此,作者鼓勵大家在變老之前就整理物品,因為整理舊物需要體力和判斷力。
 
作者建議進行「老前整理」的時機是「伴侶退休時」、「小孩獨立時」等人生轉捩點,趁此時機整理,有助思考人生未來的規劃。整理所需的時間可按自己的步調決定,有些人喜歡花上幾天專注處理,有些人喜歡每天花十五分鐘,總計花三個月、半年時間來整理。
 
在開始整理時,首先要理解「會使用」與「可用」的東西是截然不同的。無論現狀如何,作者建議都要下定決心動手整理,並問自己:「假如所有不需要的東西消失了,自己的生活會變得如何?」讓腦袋產生積極的意願,然後寫一頁整理清單,列出想要收拾的物品、想要收拾的位置、何時完畢,訂好期限後便動手收拾。列出清單能夠強化意識,事後重新檢視,也能夠確認自己的行動。
 
當然,「丟棄」也需要訂定基準,如:「超過十年沒穿的衣服必須丟掉、兩年以上沒使用的日用品也要丟掉。」作者強調:「並非把一切全部丟棄,而是只留下決定使用的好東西,並且懷抱愛意徹底使用。」不要把整理的過程當作苦行,也不要想著一次整理完畢;不要碰家人的物品,需要雙方妥協互讓,如結婚紀念品、已過世的重要親友物件等,這類有紀念價值的物品都會留下。要用的物品必須放在能立刻取用的位置,將收拾變成日常生活的習慣,避免物品再度增加或堆積,找回整齊、簡單的生活。
 
為鼓勵繼續實踐「老前整理」,在動手收拾的日子就貼上貼紙,利用愉快記錄避免物品再次暴增,改變購物習慣,改變生活,心情也會變得輕鬆。
 
趁著「老前整理」,也要重新整理一下「人際關係」。逐步縮減公務應酬,便可有更多時間與老朋友見面、尋找新嗜好、做義工、幫助別人,創造人生意義,人際關係也會逐漸拓展。
 
「老前整理」不只是把不需要的東西丟掉,而是配合情況適當回收再用,如現今社會二手衣服也很受歡迎,由擁有走向分享,善用資源,為環保盡一分力,做到不持有物質的生活,將回憶留在相簿裏。
 
「心聆團隊」第五隊麥桂成供稿
 
● 只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