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0 张相片

书名:于丹《论语》心得

作者:于丹

出版:中华书局;二〇〇六年十一月
 
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教学和待人处世经验,被学生记录下来,汇集编篡成《论语》。作者透过现代的观点与角度,以深入浅出的手法解读《论语》,并将它分为七大领域,与读者分享。
 
第一篇「天地人之道」
 
孔子通常以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学生,这种谦和的态度,正是儒家的一种信念力量,协助我们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大地万物之间的和谐。作者阐述:「《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亦即是「天时、地利、人和」乃国家兴旺的基石,现今人民生活得好与不好,不单是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还要看他们的幸福指数,心境是否保持恬静,家庭是否和睦。
 
第二篇「心灵之道」
 
这篇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承认现实中存在不足,不要纠缠在其中,否则便成为内心的阴影。正如孔子所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但他也强调:「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即是说我们内心应有道义,有所约制,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能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勇敢。
 
第三篇「处世之道」
 
《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亲友或上司,都要尊重对方的私人生活空间,保持适当距离。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成为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但保持互相尊重;对待工作,也要做好本份,不做不该做的事,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少说多做,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
 
第四篇「君子之道」
 
做君子的大前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君子走的是一条适宜的正路,承担社会责任。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即是说君子能团结照顾很多人,不会结成小圈子。
 
第五篇「交友之道」
 
《论语》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三种好朋友是指正直、宽容、见闻广博的朋友,而坏朋友,就是阿谀逢迎、巧言令色和言过其实的人。不同年龄阶段,所交的朋友并不一样。孔子鼓励我们结交益友,以完善品德,提高修养,丰富内涵。
 
第六篇「理想之道」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内心修养,就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七篇「人生之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好学为起点,在三十岁时以加法生活,并在社会座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四十岁后,开始以减法生活,舍弃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五十岁时,应该有一种内心的定力,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到六十岁,就是不论甚么话都得听得进去,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人到七十,当所有的规矩都变为习惯时,就能从心所欲,亦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心聆团队」第五队麦桂成供稿
 
● 只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