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油尖警區自二零一三年啟動「寶石計劃」,以連繫區內非華裔社群,並培育當中有志加入紀律部隊的青年。油尖警區警民關係組社區聯絡主任洪嘉偉警長是其中一位創始成員,而巴基斯坦裔的范孝賢督察曾是其學員,正正透過該計劃成為執法者。


洪嘉偉憶述「寶石計劃」最初提供的服務,是為15至25歲非華裔青年開辦中文班。萬事起頭難,身為華人,要在少數族裔圈子建立人脈,吸納參與者,殊不容易。「當時和拍檔唯有密密『掃街』,到他們的聚腳點,以簡單印度語或烏爾都語打開話匣子,再游說對方加入計劃。」


團隊更要與青年們的家人及宗教領袖保持溝通,以誠意累積互信。非華裔居民不時會向他們提出求助,範疇包羅萬有,例如請他們為子女改中文名、協助填寫政府文件,以至疫情期間幫忙買口罩等,他們都會盡力幫忙。


經過12年深耕細作,「寶石計劃」的累計參與者接近1 000人,在得到警隊及社會各界的更多支持下,提供的活動亦更多元化,由最初只有中文班,到曾試辦數學和拳擊班,至現在有恆常的體能班及各種形式認識警隊的活動。


現年26歲的范孝賢,十年前隨兄長參加「寶石計劃」,二零二一年成為輔警,一年多後成功投考警務督察。他連同兄長和表弟共三人,均可說是通過計劃精心雕琢而最終成功加入警隊、等待發光的「寶石」。


范孝賢指,一班「寶石計劃」導師與義工均為他們的良師,「很多非華裔人士從沒有想過可以成為警察,全靠導師們從語文、警隊知識和體能,全方位裝備我們,令大家見到原來經過努力,都有機會穿起警服,守護香港這個家。」


他更特別感謝洪嘉偉,形容他是一班「小寶石」的良師益友,「他是大家的明燈,陪伴我們成長。在我們闖禍和困惑時,引導我們重回正軌。所以當我們畢業和結婚時,都會邀請他親臨見證,一齊分享喜悅。」


「寶石計劃」歷來協助超過50名非華裔青年加入紀律部隊,范孝賢飲水思源,現時一有時間便擔任活動義工,向後輩分享經驗。早前范孝賢就在洪嘉偉協助籌備的清真盆菜宴中擔任司儀。


洪嘉偉希望可以幫助更多少數族裔加入警隊,服務持續增長的非華裔社群;范孝賢則希望不負當年前輩扶持,將精神薪火相傳,「我要成為後輩的榜樣,發掘更多『寶石』,培育他們加入紀律部隊,為香港發光發亮!」


「寶石計劃」除了逢星期六早上舉辦免費中文班,亦逢星期三晚提供體能訓練。


對計劃有興趣的非華裔人士,請致電3661-9233與油尖警區警民關係組人員聯絡。


督察范孝賢(左二)早前為警長洪嘉偉(左一)協助籌備的清真盆菜宴中擔任司儀。
督察范孝賢(左二)早前為警長洪嘉偉(左一)協助籌備的清真盆菜宴中擔任司儀。
洪嘉偉(左)與范孝賢因「寶石計劃」結緣,同心出力協助非華裔人士投考紀律部隊。
洪嘉偉(左)與范孝賢因「寶石計劃」結緣,同心出力協助非華裔人士投考紀律部隊。

 

《警聲》編輯委員

公共關係部總警司 梁仲文(主席)
公共關係部高級警司(傳媒聯絡及支援) 黃冰冰
公共關係部首席新聞主任(宣傳及刊物) 蔡詠嫺
公共關係部總督察(傳媒關係) 譚敏姬
港島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胡安妮
東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李沛賢
西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馮敬堯
新界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麥嘉寶
新界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黃可謀
水警總區署理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黃耀邦
警察學院總督察 羅頴芝
警察牌照課總督察 郭志濠
行動部高級督察 陳嘉龍
資訊系統部總督察 林浩銘
反恐專責組總督察 阮嘉儀
投訴及內部調查科總督察 董曦雯
國安處總督察
員佐級協會代表 梁譯駿
署理行政主任(文職人員關係) 李俊賢

 

編輯部

編輯: 王嘉慧(2860-6171)
記者: 范泳茵(2860-6172)
鍾龍山(2860-6131)
攝影: 江智騫(2860-6174)
葉兆奇(2860-6175)
傳真: 2200-4310
地址: 香港灣仔軍器廠街一號
警察總部警政大樓十樓
警隊網址: www.police.gov.hk
電郵: sio-offbeat-pr@police.gov.hk
第1275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五年二月十三日(下午六時前)
第1276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六時前)


有意投稿的人員請在警察內聯網上《警聲》的頁面參閱投稿須知。


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