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系列的最後一期,心理服務課訪問了駐守中區特遣隊的警員賴家成,分享他在前線處理公眾活動的經驗及智慧。
前線崗位的經驗與壓力
賴家成離開學堂三年多,他第一個服務的崗位就是公眾活動頻繁的中區警區。當時,專責處理公眾活動小隊仍未成立,他駐守的巡邏小隊擔當主要的維持公眾活動秩序的工作。曾有一段時間,他整個星期也要處理公眾活動。「未當差前,已有心理準備要處理遊行示威,但真正工作時發覺公眾活動比想像中多。而自己的經驗和信心亦隨之增加。」
他指維持公眾活動秩序的壓力,來自不夠經驗向現場市民作出即時回應和應變。「我們代表警方,怕自己在接觸公眾時會說錯話,做錯事。公眾活動充滿變數,更是無形壓力。」賴家成坦言最大壓力是接觸具挑釁性或不守法的示威者時,如何處理自己的心態和情緒。「被粗言穢語不斷問候的確很難受。另一種難受是防線被衝擊時,看到同袍在無可避免的拉扯下受傷。壓力會讓自己的精神在行動後一兩小時仍處於緊張狀態,有時公眾活動的聲音和口號甚至會在回家後在腦海中浮現。」
知己知彼的智慧
賴家成說要做好工作,學習休息減壓是重點。「有些公眾活動是一天接一天的,行動時間超過十二小時,影響平時的生活和運動模式,身體精神自然會疲累。我覺得警務工作這專業特別要懂得善用行動中的休息時間。我傾向選擇不玩手機,讓自己停下來,閉目養神,從繃緊的情緒中得到內心的清靜是重要的。」他的另一秘訣是在情緒得到平靜後,多客觀思考自己的工作定位及意義。「我喜歡自我反省,希望自己可以在工作中保持心態平衡,情緒也會得到舒緩。例如,縱使自己不認同某些表達訴求人士的行為及手法,也會抽身出來看看他們表達的訴求在整個多元社會的作用和貢獻,亦明白他們的聲音應受保障及尊重。又例如,我縱然同情新移民一家團聚的訴求,但也要在工作時認清自己執法者的身分,要確保他們的公眾活動在警方防線內合法進行。我發覺最大的挑戰是要釐清個人與工作間的立場:在平常生活時能跳出執法者的立場;在當執法者時卻不加入個人的情感和對錯價值判斷,才可保持客觀中立。」
感謝隊友 一起成長
賴家成說慶幸有隊友與他並肩作戰。他們是一同反省與成長的重要夥伴。大家平時會多看新聞,認識多些知名人士與團體的背景和資訊,以助他們行動時的專業性。「我們有很多溝通,會主動和放了假的同事分享行動後的經驗,交流回顧的氣氛很好。我們會互相提醒處事首要是忍耐,亦要合情、合理、合法。大家經驗多了,知道應用什麼方式能更專業地回應市民。例如我們明白到用克制耐心的態度解釋給市民聽設防線的原因,常可避免衝突升級。做得多了,信心多了,壓力自然減少。」
他亦指出事前簡報和聽取執行任務情況對行動的成功是重要的,他和隊員會記下當天的角色和任務,不清楚行動目標和細節時一定會主動問上級。他說上級的支持也對團隊默契很重要。他覺得上級親切,可以令團隊敢於直接提出對行動的相關問題,如對一些應變的共識等。「團隊要有共同目標及信任上級。警隊是一個團隊,有什麼突發事,不用怕,即時通報,會立即得到支援。」
賴家成以感恩的心看這幾年有苦有樂的經驗。他覺得處理公眾活動的經驗其實是個人管理和成長的體驗,是寶貴的鍛煉。他認為當中的學習亦可放諸其他警務工作中。
總結
賴家成充分發揮了T.A.K.E.(T - Treat Your Body 照顧自己的身體;A - Appreciate Your Role 自我肯定; K - Know Your People知己知彼; E - Endure Hard Feelings 鍛煉情緒韌力)心理裝備提及的智慧。期望心理服務課一連三篇的訪問,分享了不同角度的智慧,為同事打氣,勉勵同事繼續裝備心理、學習休息減壓、知己知彼、鍛煉客觀平衡的心態,繼續肯定自己和夥伴在保持香港法治和多元社會的專業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