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1 张相片

涉及家庭暴力、亲属暴力、性暴力、虐儿和虐老的「虐待案件」,是警方最难解决的案件之一。若未能有效处理所举报的虐待案件,不但会让问题延续,更可能造成严重悲剧。

香港以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要有效处理虐待案件,必须依靠相关人士的合作。香港政府采用跨部门多专业合作模式,融合为警方工作程序,以达到保护受虐者及其家人并将施虐者绳之於法的目的。

然而,导致虐待案件的原因复杂,而且事件对部分受害者做成十分负面的心理影响,因此人员有时未能迅速理解受害者的感受和需要。

受害者通常基於施虐者是其家人或赖以照顾的亲属,害怕失去支援,或希望避免造成家庭不和或困窘,甚至自以为是问题源头而感羞愧、歉疚,或担心遭人怀疑或责备而拒绝或不愿意举报,增加警方处理案件的难度。

若受害者是儿童、精神不健全人士(包括高龄人士)、非操流利本地话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人员亦难与他们沟通。

无论如何,前线人员在初步处理个案时抱持的态度,往往影响受害者是否全面配合警方调查工作。若人员表现不耐烦,缺乏同理心和谅解,或态度过於官僚,受害者或对所提供的服务质素存疑,警方亦可能错失取得受害者积极合作的机会。

碍於上述困难,人员处理虐待案件受害人时多花时间、加倍努力及以同理心去全面理解他们的处境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将案件分类,并提供切合受害人所需的服务。

为提升人员在处理虐待案件受害人时须具备的认知敏感度,保护儿童政策组最近制作了一辑名为《内外情》的影片供警队广泛分发。影片内容根据真实虐待个案改编,并由专业电影公司制作,以及由专业演员与前线人员志愿携手演出。

影片剧情集中讲述家庭及性暴力案件、虐儿及虐老案件中受害人的经历及困境,展示人员处理案件时因敏感度不足而引至的负面影响。同时,两名真实受害人亦叙述了她们报案时经历的创伤感受。保护儿童政策组临床心理学家徐佩宏博士在影片中提供专家意见,重点指出当处理虐待案件受害人时须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应做」和「不应做」的事项,希望人员思考如何以不同方式处理事件。

《内外情》已被纳入警察学院课程,并从第三季起在各警区的警队训练日播放,以及於九月中上载内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