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声

公共关系部于二零二零年六月,以「提防骗子」的缩写,推出吉祥物「提子」及一系列相关防骗宣传活动。46岁的警长嘉辉,自「提子」半岁起就成为它的「经理人」,负责筹备各类宣传活动及推出不同种类纪念品,亲历心血结晶由乏人认识,到今时今日成功「入屋」,更成为警队历来最受欢迎的吉祥物。


曾在冲锋队及特别职务队等前线岗位工作的嘉辉,二零零三年加入警队,二零二一年调任至当时的警察公共关系科。他表示:「反修例事件后,我深感社会对警方存在许多误解,前线经历令我明白到只要用心向市民解释,终有机会打动他们,因此我选择为宣传警队正面形象出一分力。」


刚上任的嘉辉,留意到「提子」在进行学校及社区宣传活动时,主要以静态展示,市民往往只与它拍摄一两张相片便离开,未能充分连系市民。在管理层支持下,嘉辉首项任务就是设计由真人扮演的「提子」人偶,结合生动旁白及有趣动作,拉近与市民距离。「提子」每次到访校园等地,嘉辉都会陪伴在侧,见到师生们的雀跃反应都会非常感动 。「喜欢『提子』的人跨越不同年纪和背景,因此越来越多市民了解防骗资讯,这正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嘉辉共创造约40款「提子」纪念品,从文具、生活用品到防骗书籍等,均大受欢迎,经常在宣传活动中火速派光,「我认为成功的宣传纪念品,首要是市民用得着,会时常放在身边,自然能够带出防骗的信息;第二,设计必须要善用『提子』圆圆的可爱外型,令市民爱不释手,以达致更佳的宣传效果。」在部分纪念品的包装上更印上防骗视频或网站的二维码,务求令宣传贯通线上线下。


众多「提子」纪念品不单获得公众好评,其中「提子」立体拼图和「提子」文具套装,更分别荣获表扬全球杰出宣传品的国际年度设计大奖「ASTRID Awards 2023」金奖和铜奖。工作得到多方面肯定,嘉辉特别感谢背后的『军师』,即他的一对子女,「每次设计文具套装等,我都会听取两位孩子的意见。正正因为文具类型及摆位均由『用家主导』,令纪念品更『入屋』。」


嘉辉去年四月已转至传媒联络队工作,虽然不再以陪伴「提子」为核心工作,但今年初他获邀在「提子亲子嘉年华」中再次担任策划角色,活动非常成功。他表示,「提子」已是警队反诈骗工作的王牌,尤其深受儿童欢迎,「我十分认同防骗宣传应该『从小做、持续做、一齐做』,方能发挥全方位防罪灭罪作用。」


警长嘉辉自「提子」半岁起,就成为它的「经理人」,筹备并推出各类以「提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及纪念品。
警长嘉辉自「提子」半岁起,就成为它的「经理人」,筹备并推出各类以「提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及纪念品。
嘉辉在公共关系部举办的「提子亲子嘉年华」中担任核心策划工作,活动广受市民欢迎。
嘉辉在公共关系部举办的「提子亲子嘉年华」中担任核心策划工作,活动广受市民欢迎。

 

《警声》编辑委员

公共关系部高级警司(传媒联络及支援) 黄冰冰(主席)
公共关系部署理总督察(传媒关系) 黄凯仪
港岛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黄铭澄
东九龙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李沛贤
西九龙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赖东升
新界南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麦嘉宝
新界北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黄可谋
水警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李佩娴
人事部高级督察 曾嘉俊
警察学院署理总督察 陈卓机
刑事总部高级督察 卢海珊
员佐级协会代表 梁译骏
总务及发展组行政主任 余嘉颖

 

编辑部

编辑: 王嘉慧(2860-6171)
记者: 范泳茵(2860-6172)
钟龙山(2860-6131)
摄影: 林志轩(2860-6174)
叶兆奇(2860-6175)
传真: 2200-4310
地址: 香港湾仔军器厂街一号
警察总部警政大楼十楼
警队网址: www.police.gov.hk
电邮: sio-offbeat-pr@police.gov.hk
第1258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四年五月三十日(下午六时前)
第1259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三日(下午六时前)


有意投稿的人员请在警察内联网上《警声》的页面参阅投稿须知。


香港警务处公共关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