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詐騙陷阱 即學即用防騙技巧

WhatsApp詐騙防範技巧示意圖

WhatsApp騙案的運作方式

WhatsApp騙案通常採用以下模式來欺騙受害者:

  1. 冒充親友借錢

    騙徒透過盜取或偽造親友的WhatsApp帳戶,以「換了新號碼」為由聯絡受害者,然後要求金錢援助。

    由於受害者認為對方是熟人,往往容易上當,直接將金錢轉帳到騙徒指定的銀行帳戶。

  2. 盜取WhatsApp帳戶

    騙徒會透過釣魚短訊或假冒官方通知,要求受害者輸入WhatsApp驗證碼,從而盜取帳戶。

    一旦成功登入,騙徒便能假冒受害者向其聯絡人行騙。

  3. 假冒客服詐騙

    騙徒假裝是WhatsApp官方客服,向用戶發送「帳戶異常」或「需要驗證身份」的訊息,誘騙用戶提供驗證碼或登入資料,然後盜取帳戶。

  4. 假招聘詐騙

    騙徒會在WhatsApp上聯絡受害者,聲稱提供高薪兼職機會,如「簡單點讚工作」或「每天幾百元獎勵」,然後要求先支付「保證金」或「手續費」,一旦受害者付款,騙徒便消失無蹤。

  5. 網購詐騙

    騙徒透過WhatsApp銷售名牌手袋、電子產品、戲票等,以低價吸引受害者,當受害者付款後,卻收不到貨品,或收到假貨。

  6. 假冒銀行或政府機構

    騙徒會假冒銀行或政府機構(如入境處、警務處等),通知受害者其銀行帳戶或身份證明涉及案件,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轉帳「保證金」藉此行騙。

常見的WhatsApp詐騙手法

  1. 假冒親友借錢詐騙

    這是最常見的WhatsApp騙局之一,騙徒通常會使用以下方式:

    假裝是受害者的朋友或家人,並稱換了新號碼,需要借錢應急。

    使用受害者親友的照片作為WhatsApp頭像,以提高可信度。

    利用緊急情況(如醫療費、欠債、被困外地等)來增加受害者的同情心,使其迅速轉帳。

  2. 防範方法

      如收到親友借錢訊息,應先透過電話或其他方式核實對方身份。

      不要輕易轉帳,特別是對於新號碼聯絡的人。

  3. WhatsApp帳戶盜用詐騙

    騙徒可能會以釣魚短訊或假冒WhatsApp客服的方式,要求用戶輸入驗證碼,盜取帳戶後再用來詐騙其他聯絡人。

    防範方法

      啟用雙重驗證(2FA),防止帳戶被盜用。

      絕不向任何人提供WhatsApp驗證碼,包括自稱是官方客服的人。

  4. 假招聘詐騙

    騙徒會透過WhatsApp聯絡受害者,聲稱提供「簡單工作」、「高薪兼職」,如「每天點讚影片可賺$500」等。
    之後,會要求受害者先支付保證金或手續費,受害者付款後,騙徒隨即消失。

    防範方法

      真正的招聘公司不會要求求職者先付款,遇到此類情況應提高警覺。

      可在網上搜尋該公司資料,確認是否為合法機構。

  5. 網購詐騙

    騙徒在WhatsApp群組或個人對話中販售商品(如名牌手袋、電子產品、演唱會門票等),並聲稱價格低於市價。

    受害者付款後,可能收不到貨品,或收到假貨,甚至騙徒直接封鎖受害者。

    防範方法

      不要輕信過於便宜的商品,特別是在不知名的賣家手上購買。

      應使用安全支付方式,如信用卡,而非直接銀行轉帳。

  6. 假冒銀行或政府機構詐騙

    騙徒會冒充銀行、警方、入境處等機構,聲稱受害者的銀行帳戶涉及洗黑錢或有未繳罰款,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轉帳保證金。

    防範方法

      政府部門或銀行不會透過WhatsApp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轉帳。

      如接獲可疑訊息,可直接聯絡該機構的官方電話查詢。

如何防範WhatsApp詐騙?

  1. 啟用雙重驗證

    WhatsApp提供「雙重驗證(2FA)」功能,設定6位數密碼,能有效防止帳戶被盜用。

  2. 不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

    騙徒可能會發送釣魚網站連結,要求用戶輸入個人資料,應謹慎對待所有不明連結。

  3. 核實親友身份

    若收到親友的借錢或請求幫助訊息,應致電確認對方身份,而不是直接回覆WhatsApp訊息。

  4. 保持警覺,不要隨意提供個人資料

    任何要求提供驗證碼、身份證號碼、信用卡資料的WhatsApp訊息,應提高警覺。

  5. 登出所有不明的已連結裝置

重溫:《警聲百二秒II》第16集 - 追債之家

《警聲百二秒II》截圖。
《警聲百二秒II》截圖。
內容簡介

在無綫電視與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聯合製作的節目《警聲百二秒II》第16集中,TVB藝人劉展霆(Eden)以情景演繹,演示了WhatsApp騙案的常見手法。劇情描述Eden為人老實,助人為快樂之本,但某一天突然被多位親戚「追債」,實在百思不得其解。原來Eden的WhatsApp被入侵,警方追問才得知前幾天假冒WhatsApp官方發訊息給Eden,聲稱其帳號有被入侵的風險,還配合了他們的「客服驗證」,最終個人身份被騙徒盜用。

警方指騙徒會發送釣魚短訊,裡面會有連結連接到假網站,在盜取你的電話號碼後,就會要求平台發一個轉移代碼給受害人,再向受害人盜取轉移代碼。如果受害人把轉移代碼發給假客服,騙徒就會用其他裝置登入你的帳戶,用你的名義向你的親友借錢。警方建議開啟雙重認證功能、登出所有不明的已連結裝置、別向任何人透露任何密碼或代碼,而且千萬不要輕易轉帳給別人,如果收到親友發WhatsApp訊息,要求轉帳或購買點數卡,就要馬上致電對方確認其身分。

YouTube Cover

常見問題 FAQ

Q: 如何識別假冒親友的WhatsApp訊息?

A: 若收到新號碼發送的借錢請求,務必通過其他管道(如電話或見面)確認對方身份。詐騙訊息常包含緊急用錢情境,且拒絕語音通話驗證。

Q: WhatsApp帳戶被盜後該如何處理?

A: 立即啟用雙重驗證並登出所有裝置,聯繫WhatsApp客服凍結帳戶,同時通知親友避免受騙。

Q: 遇到虛假招聘訊息該怎麼辦?

A: 切勿支付任何費用,查證公司合法性後再行動。可透過勞工處或官方平台核實招聘資訊。

Q: 政府機構會透過WhatsApp要求轉帳嗎?

A: 不會!政府部門絕不會透過通訊軟件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轉帳。接到此類訊息請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