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麻」副作用、症狀
- 身體變得鬆弛,行動遲緩;心情亢奮,話語增多,容易發笑且感到抑制力降低;
- 有時會變得內向;注意力下降,記憶力與判斷力受損;
- 對資訊處理能力減弱,難以進行複雜思考;
- 身體平衡感下降,尤其是站立時更為明顯;
- 心跳加快,食慾增加,口乾及眼睛發紅,甚至感到困倦;
同時亦可能伴隨精神混亂、焦慮等負面情緒。
長期大量使用大麻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包括影響記憶力、認知功能,降低學習能力,特別是對青少年影響尤為顯著。
此外,長期使用大麻亦可能增加患上心理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及思覺失調)的風險,並對肺部健康造成影響,如支氣管炎等問題。

「大麻及大麻二酚(CBD)」販毒/售賣刑罰
大麻二酚(Cannabidiol,簡稱「CBD」)已於 2023 年 2 月 1 日起被列為危險藥物, 受《危險藥物條例》(第 134 章)管制。販運及非法製造 CBD 及其產品,最高可被 判終身監禁及罰款 500 萬元。在違反《危險藥物條例》的情況下管有和服用該物質, 則最高可被判監禁七年及罰款 100 萬元。
此外,根據《洗黑錢條例》,任何人協助毒販處理販毒得益,亦可能面臨刑事起訴。
如何預防毒品問題?
毒品對身心健康危害極大,部分毒品即使只吸食一次,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香港政府及社會各界一直推動禁毒教育,希望市民提高警覺,遠離毒品,保護自己及家人。除此之外,家庭是防範毒品的重要防線,父母應關心子女的交友狀況,教育他們遠離毒品。
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遠離毒品,緊記「不可一不可再,向毒品說不」,保護自己及家人。如你有任何有關出售、或使用任何毒品╱危害精神毒品(包括K 仔、E 仔毒品、可卡因、大麻、“ 冰毒” 及海洛英等)的資料,不管數量多與少,切勿猶豫,立即致電警察毒品舉報熱線:2527 1234
重溫:《警聲百二秒》第6集 - 毒品罪行

在無綫電視與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聯合製作的節目《警聲百二秒》第6集中,TVB藝人鄧智堅(Eric)、吳旻軒(Anson)和黃建東(Derek)也以情景演繹了「毒品罪行」的嚴重性,更成為青少年的求職陷阱之一。
劇情描述Anson飾演的「明仔」因為疫情而失業,於是找到了一份由Eric飾演的「昆哥」提供的「全新兼職」。昆哥稱公司主要經營「網購生意」,看到明仔醒目又大大隻隻,遂安排對方負責「分貨和送貨」,每張單可獲$5,000的薪金,聲稱這份工作「多勞多得」。這份工作對於明仔而言是搵快錢的最好機會,但卻正中昆哥下懷,後果將令明仔抱憾終生。明仔先到倉庫取貨,再跟車到達指定地點交收,並將貨品放置在地上,這時由Derek所飾演的可疑男子出現取貨,最終2人同被警方拘捕,而電話另一端的幕後主腦昆哥也被拘捕。
警方提醒,販毒集團會利用電話,遙距控制想賺快錢的年輕人來販毒,一旦被捕即成為代罪羔羊。在2022年的上半年,因為販毒而被捕的人數當中,有226人是21歲以下的青少年。現時法例對販毒案件的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毒品害人,影響一生」,警方呼籲切勿以身試法。所以在運送任何物品之前,記得要提高警覺,小心被騙。
常見問題 FAQ
根據《危險藥物條例》第134章第2條,大麻(Cannabis)的法定定義包含:
- 大麻植物的任何部分(根/莖/葉/花)
- 所有天然或合成衍生物(如四氫大麻酚THC、大麻脂Hashish)
- 任何含有超過0.3% THC濃度的製品
▶ 權威來源:《危險藥物條例》第2條釋義
成分 | THC(四氫大麻酚) | CBD(大麻二酚) |
精神活性 | ✓ 具致幻作用 | ✗ 非精神活性 |
法律地位 | 1970年起列管 | 2023年新增列管 |
管制原因 | 國際毒品公約要求 + 轉化風險(CBD可氧化生成THC) |
自2023年2月1日起,無論是否知情:
- 管有任何CBD製品即屬違法
- 海關採用「零豁免」檢測標準
- 建議處理方式:立即銷毀並向警方備案
- 檢查成分表是否標示「Cannabis」「Hemp Extract」
- 查看包裝和產品名稱,查詢政府藥物辦公室資料庫
會。「冰毒」、「可卡因」、「海洛英」、「氯胺酮」、「搖頭丸」被列為危險藥物,根據《危險藥物條例》(第 134 章)管制:
- 任何人非法持有、製造、販賣或輸入毒品均屬嚴重刑事罪行
- 可被判處罰款及監禁
- 持有者會留下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