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內地官員電話騙案特徵一文看清

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手法示意圖

趨勢

《警聲百二秒II》節目截圖: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案例
《警聲百二秒II》截圖。

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近年來在香港頻繁發生,騙徒通常冒充中國內地公安、檢察院、法院、海關、稅務局等機構,以受害人「涉及刑事案件」、「身份被盜用」或「銀行帳戶涉案」為由,恐嚇或欺騙受害人提供個人資料,甚至轉帳大筆款項。這類騙案的主要受害者多為香港居民、內地商人、內地新來港學生,或在港工作的內地人士。

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常見手法

  1. 假冒內地機構來電

    騙徒可能先使用自動語音,聲稱受害人涉及內地刑事案件,如「您的身份證被不法分子盜用」,或「您涉嫌洗黑錢」,要求受害人按鍵聯絡「公安」或「檢察官」,然後由真人冒充官員繼續行騙。

  2. 自動語音或假官員恐嚇

    騙徒利用技術更改來電號碼,使其顯示為香港警方、入境處或其他政府機構的官方電話,增加可信度,讓受害人放下戒心。

  3. 製造恐慌,施加壓力

    騙徒通常會用嚴厲語氣告知受害人案件「極為嚴重」,甚至威脅如果不配合調查,將會被通緝、拘捕或遣返回內地,讓受害人因害怕而盲目服從指示。

  4. 要求提供個人資料與銀行帳戶

    騙徒可能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證號碼、內地銀行帳戶、微信支付或支付寶資料,甚至要求遠端控制手機或電腦,監視受害人行動。

  5. 要求轉帳保證金或「安全帳戶」

    受害人若誤信騙徒,對方可能會要求將「保證金」或「監管資金」轉帳至指定帳戶,聲稱是「調查期間暫時保管」,實際上是直接騙取受害人的財產。

重溫:《警聲百二秒II》第9集 - 至醒特務

《警聲百二秒II》節目截圖:電話騙案情景演繹
《警聲百二秒II》截圖。
內容簡介

在無綫電視與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聯合製作的節目《警聲百二秒II》第9集中,TVB藝人文凱婷(Aeren)與廖家爵(Kelvin)以情景演繹了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手法。劇情描述Aeren接到了假冒警方(Kelvin飾)的來電,對方聲稱Aeren涉嫌跨國洗黑錢案件,需立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配合視頻筆錄,且全程不得掛掉電話。Aeren向騙徒提供了銀行帳戶號碼及密碼,騙徒發現帳戶內只得$2.5。原來早前Aeren已被另外的「假公安部」、「假入境處」電話騙走所有金錢。

警方提醒民眾,近來假冒內地官員的騙案手法層出不窮,市民必須提高警覺,保持理性思考,切勿因恐慌而落入騙徒圈套,以免財產損失。若向騙徒提供銀行帳戶號碼及密碼,帳戶內的錢就會被轉入不同內地帳戶,如果帳戶內沒有錢,「假公安」就會讓受害人協助調查,不要跟外界聯繫,還會要求你把你受害的照片或影片發給他,如果將照片或影片發給騙徒,騙徒就會以照片欺騙受害者的家人,聲稱你已被綁架並要求贖金。

警方強調內地公安不會跨境執法,更加不會要求提供你的銀行帳戶、密碼,如果遇到類似疑問,要提高警惕,及時求助,如有懷疑,可立即撥打 18222(防騙易熱線)999 向警方求助,也要提醒身邊親友慎防受騙。

YouTube Cover

常見問題 FAQ

Q: 如何辨識假冒內地官員的詐騙電話?

A: 警方提醒,內地機關不會透過電話要求提供銀行資料或轉帳。若接到自稱官員的來電,應立即掛斷並致電18222查證。

Q: 如果已提供個人資料給騙徒,該怎麼辦?

A: 應立即報警並通知銀行凍結帳戶,同時更改所有相關密碼,避免進一步損失。

Q: 騙徒常用哪些理由施壓?

A: 常見理由包括:

  • 指控涉及洗黑錢或刑事案件
  • 威脅拘捕或遣返
  • 要求「保密」不得聯繫他人
Q: 如何舉報可疑電話?

A: 可致電警方防騙易熱線18222,或透過「防騙視伏器」網站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