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香港官員來電?拆解詐騙伎倆全攻略

假冒官員電話詐騙s手法示意圖

詐騙趨勢

假冒香港官員的電話騙案近年來屢見不鮮,騙徒通常冒充警察、入境處、海關、法院、廉政公署(ICAC)等政府機構人員,以「涉及案件」、「身份異常」或「財產問題」等藉口,恐嚇或欺騙受害人提供個人資料,甚至轉帳金錢。這類騙案的目標通常是對法律程序不熟悉的市民,甚至專門鎖定長者或外地來港人士。

常見手法

《警聲百二秒》截圖。
《警聲百二秒》截圖。
  1. 自動語音或真人來電

    騙徒先透過自動語音電話,聲稱受害人涉及刑事案件或違法行為,例如「您的身份證被他人盜用」或「您的包裹內藏有違禁品」。受害人如果按指示按鍵,便會被轉接至假冒的政府官員。

  2. 偽造來電顯示

    騙徒利用技術更改來電號碼,使其顯示為香港警方、入境處或其他政府機構的官方電話,增加可信度,讓受害人放下戒心。

  3. 施加心理壓力

    騙徒可能會用嚴肅語氣,聲稱受害人需要配合調查,否則將被拘捕或凍結銀行帳戶,令受害人因驚恐而服從指示。

  4. 要求提供個人資料與銀行信息

    騙徒可能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證號碼、銀行帳戶、信用卡資料,甚至要求安裝遠端遙控應用程式,以進一步控制受害人的手機或電腦。

  5. 要求轉帳交保證金

    受害人若誤信騙徒,對方可能會要求將「保證金」或「清白費」轉帳至指定帳戶,聲稱是用來證明自己清白,實際上是詐騙行為。

案例分析:《警聲百二秒》第1集

《警聲百二秒》截圖。
《警聲百二秒》截圖。
內容簡介

在無綫電視與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聯合製作的節目《警聲百二秒》第1集中,TVB藝人梁証嘉和洪曼芹以情景模擬了假冒香港官員電話騙案。劇情描述余水(梁証嘉飾)在某天接到了一通沒有來電顯示的電話,騙徒馬小姐(洪曼芹飾)自稱公安局致電,並懷疑他涉及內地一宗洗黑錢案件。雖然余水堅稱自己未有做過,但卻因為以前曾向「假衞生署」電話提供了身份證號碼,令個人資料流失,以至被對方以用嚴肅語氣施加心理壓力作出恐嚇。

馬小姐訛稱初步相信余水為清白,但需要「提供銀行帳戶和密碼」,以便作進一步調查。余水再一步不虞有詐地提供資料,墮進騙徒設下的陷阱。兩星期後,馬小姐再次致電余水,表示已將銀行帳戶內的資金進行了「轉移驗證」,證實對方清白。還訛稱因為余水外貌與一名通緝犯相似,欲提供一份「公安局特務工作」,希望余水拍攝一張自己被綁架的照片,以吸引其同黨現身。

警方指出以上是假冒香港官員電話騙案的常見案例,受害人不僅銀行帳戶內的錢已被騙徒騙走,如果再將照片發給騙徒,騙徒就會以照片欺騙受害者的家人,聲稱你已被綁架並要求贖金。假冒官員騙案利用市民對政府機構的信任來行騙,唯有提高警覺,才能避免墮入騙徒圈套,保護自身財產與個人資料安全,也要提醒身邊親友慎防受騙。

防範4招

  1. 保持冷靜

    政府部門就算以電話與市民聯絡,也不會要求市民提供銀行的帳戶和密碼或轉帳。

  2. 勿透露個人資料

    切勿在電話中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帳戶或其他個人敏感資訊。

  3. 核實身份

    如果接到可疑來電,可直接聯絡相關政府機構的官方熱線查證。

  4. 報警求助

    如懷疑受騙,可立即撥打 18222(防騙易熱線)999 向警方求助。

常見問題 FAQ

Q: 如何辨識假冒官員的詐騙電話?

A: 政府機構不會透過電話要求提供銀行資料或轉帳。若來電顯示為官方號碼但內容可疑,應直接致電該機構的公開聯絡方式查證。

Q: 接到可疑電話該如何應對?

A: 保持冷靜,勿提供任何個人資料,並立即掛斷電話。可記錄來電時間及內容,向警方舉報。

Q: 若已透露個人資料怎麼辦?

A: 立即聯絡銀行凍結帳戶,並撥打18222或報警。同時更改相關帳戶的密碼,監控異常交易。

Q: 詐騙電話通常有哪些特徵?

A: 常見特徵包括:

  • 無來電顯示或偽造官方號碼
  • 聲稱涉及刑事案件或法律問題
  • 要求提供銀行資料或轉帳
  • 以威脅語氣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