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船民的武器及柳條艇
特色展品
展品簡介
香港的越南船民潮始於上世紀70年代中,困擾着香港治安和經濟長達25年。難民營、船民營中,南北越難民不時內訌,而香港警隊在營內不時搜出大量武器。
1961年爆發的越戰,至1975年結束,傷亡慘重的美軍被逼撤走,南越政府向北越及越共游擊隊投降。由於對新政權恐懼,南越人紛紛逃亡。北越人輕信難民到達香港後有機會移民到西方國家,亦湧來香港。
1979年,英國政府簽署國際公約,將香港列為「第一收容港」。自第一批越南難民於1975年到港,香港被命令接收20多萬越南人。政府自1988年起實施甄別政策,將進入香港的越南人分為「政治難民」和「船民」,因經濟因素進入香港的船民被視作非法入境,需被遣返越南而不會被送往第三國家。此政策當時是透過香港電台以越南話播放,是為廣為香港人熟悉的「北漏洞拉」播音(「北漏洞拉」是越南語播音帶首四音節,意思為「從現在開始」)。
在各種原因之下,當時難民營內的氣氛緊張,南北越船民之間時有衝突,很多船民自製武器以作自衛或施襲之用,警隊經常在難民營搜出大量武器。石崗羈留中心和白石羈留中心分別於1992年2月及1994年4月發生過較大型騷動。 2000年,香港關閉最後一個難民營。逃港越南難民計有14萬3千多人獲外國收容,另有逾7萬人被遣返越南。
至2000年,香港累計收容了超過20萬名越南難民和船民,支出費用龐大,當年聯合國難民署已拖欠香港11億多港元的難民債務。而直至2005年年底為止的30年來,有1千多名難民或船民獲准在香港居留。